愛是行動的指引
愛是人的天生情感。除非一個人愛著某些東西,否則他不可能愛自己或者被愛。因為我們有所愛,行動也有了目的。但什麼是「愛」?一個人能夠決定自己的愛與不愛嗎?這門課將聚焦於解析富蘭克福(Harry Frankfurt)對「愛」的主張。
課程(上)的討論主題
- 我們應該怎麼活?
- 關心與在意
- 愛的特徵 I
※本課程分為(上)(下)兩堂,合購享優惠價格,請往此連結。
※本課程內容與哲學新媒體於 2023年7月18日開設〈【課程】〈我能決定愛妳一萬年嗎?——愛的哲學課〉相同。
林素純
國立中正大學哲學博士
經 歷:
科技部 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
國立中正大學 哲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
國立中正大學 哲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
實驗教育團體成人哲學課教師
實驗教育團體高中、國中哲學課教師
老師的課前叮嚀
「愛」這個主題結合「哲學」與「生活」。在這堂課程中,我們會盡可能將晦澀的哲學語言,轉譯成一般常用的語詞,讓學員可以在課程中同步思索。
你可以在這門課裡以哲學的方式思考「愛」,同時能夠將這樣的思考反饋到日常生活中有關「愛」與「愛自己」的思考。
請先想想看,一般而言,你考量要不要做某件事的最核心的理由是什麼?帶著這個問題的思考,開始認識「愛」吧!
這門課適合給以下學員:
- 高中以上成人
課程特色
- 將晦澀的哲學語言,轉譯成一般常用的語詞,讓學員可以在課程中同步思索。
- 以哲學討論的方式來解析「愛」的概念,展示出與「愛」相關的一群核心概念,掌握愛,特別是「愛自己」的要義。
課程目標
- 提供哲學面向的「愛」的觀點。
- 應用此課程的內容到自己對於愛的追尋。
建議參考書
- The Reasons of Love, Harry Frankfurt, 2004,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.
課程內容簡介
本系列課程總共六個影片,(上)的三個影片內容說明如下:
第一堂 我們該怎麼活?
有限的道德與跛腳的欲望
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刻,總是會想到這個問題:「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。這個關於人生的大哉問,我們很難就這樣赤裸裸地思索出答案。於是有些人建議,依循道德的方向來生活;但是,那些與道德無關的生活面向,我們該怎麼做呢?也有些人建議,依循欲望的方向來生活;問題是,我們有很多無關緊要的欲望,常常又在重要的問題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如果道德與欲望都不是好的依據,那麼我們要依循什麼來思索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?
第二堂 關懷
我們正是通過關心而賦予了世界重要性
關心是一種複雜的心理能力。一個人或多或少關心著某個人、事、物;這個關心的狀態就體現了此人的思想、欲望以及態度。只有當一個人與其真正關心的事物處在某種關係時,這些事物對他來說才具有重要性。假如有人什麼都不關心,那麽就算他有意志,也很難說這個意志是「他的」。然而,「愛」與「關心」有什麼樣的關係?
第三堂 愛 (I)
「愛」的一些特徵
愛的對象可能是具體的個體,例如,一個人或一個國家,也可能是更為抽象的事物,例如,一種傳統或某種道德的、非道德的理想。比起對社會正義或對科學真理的愛,如果所愛的對象是人,愛,往往具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與急迫感。但無論如何,熱烈或冷淡都不是愛的必要特徵。那麼,「愛」有哪些特徵?
Example Curriculum
訂閱哲媒 ‧ 免費加入課程
訂閱哲學新媒體,選擇不同年繳方案,
即可免費指定加入〈哲學原力訓練所〉線上課程。
- 一次年繳 2,400 元/年,可免費兌換 2 堂。
- 一次年繳 3,600 元/年,可免費兌換 3 堂。
- 一次年繳 7,200 元/年,可免費兌換 5 堂。
還可享有會員專屬影音與文章內容、線上活動參與等多項回饋好禮!